新北市是全臺人口最多的市,2019年4月已突破400萬人,全球城市人口排名第62位,超過80%的新北市居民居住在由原臺北縣縣轄市改制的10區(板橋、新莊、三重、蘆洲、中和、永和、新店、土城、樹林、汐止)以及附近的淡水、五股、泰山、林口、三峽、鶯歌、深坑、八里,其中絕大部分位於淡水河系以西、面積大約僅占新北市的六分之一的區域。新北市共有11個區的人口超過15萬,其中板橋區的人口約55.2萬,除居新北市首位外,更為全國人口第一大區,另外新莊區、中和區、三重區、新店區的人口也都超過30萬,皆名列國人口前10位的鄉鎮市區。雪山山脈地區(瑞芳、平溪、雙溪、貢寮、坪林、石碇、烏來)因境內多山、適居土地稀少,面積近全新北市之半,但人口僅約8萬8千人,比例為百分之2.21。
人口變化
1981至今新北市(臺北縣)人口變化
年分 | 1981年 | 1982年 | 1983年 | 1984年 | 1985年 | 1986年 | 1987年 | 1988年 | 1989年 | 1990年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人口 | 2,354,858 | 2,445,129 | 2,514,191 | 2,588,396 | 2,663,683 | 2,727,510 | 2,800,881 | 2,888,326 | 2,970,205 | 3,048,034 |
年分 | 1991年 | 1992年 | 1993年 | 1994年 | 1995年 | 1996年 | 1997年 | 1998年 | 1999年 | 2000年 |
人口 | 3,107,278 | 3,162,346 | 3,222,629 | 3,260,731 | 3,305,615 | 3,355,299 | 3,420,535 | 3,459,624 | 3,510,917 | 3,567,896 |
年分 | 2001年 | 2002年 | 2003年 | 2004年 | 2005年 | 2006年 | 2007年 | 2008年 | 2009年 | 2010年 |
人口 | 3,610,252 | 3,641,446 | 3,676,533 | 3,708,099 | 3,736,677 | 3,767,095 | 3,798,015 | 3,833,730 | 3,873,653 | 3,897,367 |
年分 | 2011年 | 2012年 | 2013年 | 2014年 | 2015年 | 2016年 | 2017年 | 2018年 | 2019年 | 2020年 |
人口 | 3,916,451 | 3,939,305 | 3,954,929 | 3,966,818 | 3,970,644 | 3,979,208 | 3,986,689 | 3,995,717 |
新北市轄下共29個區,係由原臺北縣所轄的10個縣轄市、4個鎮及15個鄉改制而來。 直轄市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(改制前為板橋市,亦為臺北縣時期的縣治所在地)。
- 總人口50萬人以上:板橋區
- 總人口40萬人至50萬人:新莊區、中和區
- 總人口30萬人至40萬人:三重區、新店區
- 總人口20萬人至30萬人:土城區、永和區、蘆洲區、汐止區
- 總人口10萬人至20萬人:樹林區、淡水區、三峽區、林口區
- 總人口5萬人至10萬人:五股區、鶯歌區、泰山區
- 總人口1萬至5萬人:瑞芳區、八里區、深坑區、三芝區、萬里區、金山區、貢寮區、石門區。
- 總人口1萬人以下:雙溪區、石碇區、坪林區、烏來區、平溪區。
-
工商及服務業
新北市產業發展很早,早期的特殊產業集中瑞芳、平溪鐵路一帶的礦業與鶯歌的陶瓷業,國民政府遷台後,由於臺北市原本在大龍峒、南港一帶的五金機械業,外移至新北市的三重、汐止區一帶,開始奠定了新北市製造業的基礎。在1960年代出口導向經濟政策下,食品、紡織、電子、塑膠業等民生工業興起,一開始集中在省道縱貫線與台三線一帶的新莊、三重、板橋、中和、新店等地;以電子產業的發展為例,1960年代政府陸續頒布《獎勵投資條例》及《外國人投資條例》等法案,使得新北市成功地引進外資投資工業,並且創造就業機會;1966年,通用電子在新店設廠,首開先例,打響了『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』(IDIC)的政策,為外資找到廉價勞工的同時,也奠下新北市電子業發展的基礎。在當時的獎投條例下,通用設廠不僅獲得政府的行政支援,工業策進會亦協助代辦申請工廠設立及建築許可。在優渥的投資條件下,其他美商如艾德蒙、精密、飛歌、德州儀器及摩托羅拉等公司也陸續跟進設廠,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後,也產生了環境汙染及職業災害等問題,如1972年發生在淡水的飛歌事件。1980年代隨著樹林、泰山、土城、瑞芳及林口等工業區及新市鎮的開發,工業的發展逐漸由市中心往市郊延伸,長期投資業者不斷加入,強化了新北市的產業基礎。
在工業就業人口中,以製造業和營造業為大宗,各佔總就業人口27.82%和8.90%;至於在服務業就業人口中,則以批發及零售業、住宿及餐飲業、金融及保險業、其他服務業、運輸及倉儲業、教育服務業為大宗。
目前新北市轄內共有六大主要工業區,由經濟部工業局開發者為新北產業園區、土城工業區、瑞芳工業區、樹林工業區及林口工業區,泰山工業區則為民間開發。除此之外,尚有多處小型工業區。
汐止區則為近年崛起的新興工商區域,區內登記資本額1億元以上公司高達7,175家,包括宏碁、緯創、增你強、浩漢、宇瞻與台灣航電等多家國際級企業進駐;目前市府已將汐止區的社後樟樹灣工業區、市中心工業區以及保長坑工業區等3處地區規劃成為『大汐止經貿園區』的產業核心聚落。大汐止經貿園區定位為「新北市產業黃金走廊」東區重點計畫,要將既有的產業串聯成北台科技廊帶,希望吸引國際企業總部進駐,進而創造磁吸群聚效應,帶動整體繁榮發展,預計未來增加約三萬名就業人口,兩兆元以上的年產值。